祥云:回訪“復診” 為受處分干部“卸包袱”

發布時間:2023-03-23 15:20:18   來源:大理州紀委監委

“我犯了錯誤,受了處分,但組織沒有放棄我,多次跟我交心談心,幫助我認識和改正錯誤,打開我的心結,給我重新出發的機會……”從受處分到重新振作,面對前來回訪的祥云縣紀檢監察干部,該縣一名鄉鎮項目部門負責的同志感慨不已。

此前,該同志在擔任鄉鎮項目部門負責人期間,因日常監管不到位受到處分。由于心里有“自己不是為私,為何還要被處理”的想法,被處分之初個人并不理解,甚至有點抱怨。

“該同志平被處分后,我也第一時間跟他談心談話,及時進行回訪‘復診’,在紀委與單位黨組織的雙重‘關愛’下,他心里的‘疙瘩’解開了,工作比之前更積極了……”談起該同志的近期表現,其所在鄉鎮主要負責人充滿肯定。

為防止受處分黨員干部“跌倒”之后喪失斗志“躺平”,近年來,祥云縣堅持“懲前毖后、治病救人”方針,把開展干部回訪教育作為重點,建立以縣委主要領導回訪,組織部、紀委監委主要領導,各部門主要負責人、紀檢監察組長,鄉鎮黨委書記、紀委書記分級回訪的“立體式”回訪教育模式,以貼心、交心、談心的方式,為受處分的干部“復診”,讓其重新站起來,推動其從“有錯”向“有為”轉變。

據悉,為有效發揮回訪教育工作的激勵效果和帶動效應,該縣對照回訪對象處分類型、崗位特點等實際情況“量體裁衣”制定回訪方案。同時,要求對象所在單位切實扛起管黨治黨主體責任,對受訪對象經常性開展心理疏導、談心談話,實時、動態了解受處分干部思想及工作狀態,幫其卸下思想“包袱”、消除后顧之憂。

此外,為避免“一訪了之”、流于形式,在回訪結束后如實填寫《回訪教育情況登記表》,根據受處分人員所在單位出具的鑒定材料,對受處分人員在受處分期間的表現作出綜合評價,并將回訪教育結果評定等次存入個人廉政檔案,作為處分期滿后干部成長的重要參考,充分釋放“改了就是好同志”的信號。

2022年以來,該縣通過采取集體訪、個人訪等方式,對受到處分的122名干部進行了回訪“復診”。

“對犯錯的干部既要有紀法監督的力度,也要有組織關愛的溫度,查處不是目的,教育才是根本。”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繼續做實做細監督執紀“后半篇文章”,把“懲”與“治”相結合起來,讓受處分的同志重燃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情,明白“處分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”,實現嚴管與厚愛結合、激勵與約束并重,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。(普艷華 || 責任編輯 馬子茵)